农村教育政策(rural education policy),管理学-农林经济管理-农业经济政策-农村社会发展政策,国家对农村地区的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所制定的行动准则。农村教育政策包括农村基础教育政策、农村职业技术教育政策和农村成人教育政策。农村基础教育政策主要是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政策和促进高中教育的政策。农村职业技术教育政策是鼓励办在农村的职业教育、加强高等学校的农业职业教育和相关教育机构为农村建设培养人才与开展技能培训的政策。农村成人教育政策主要是对农业从业人员进行实用技术、管理技能培训的政策。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农村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政策的目标有所不同。1949~1955年,农村基础教育各项制度、政策就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指导之下初步形成了由政府包办教育事业的体制框架。1956~1966年,教育部正式提出“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即提倡国家和群众办学并举,号召全民办学。这次整顿使中国农村基础教育由县、乡和农民集体承办的体制基本形成。1977~1984年,结合实际改革农村基础教育制度,采取灵活多样的办学方式逐渐普及农村小学教育乃至于初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