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铜彝(Chinese Ancient Bronze Yi),历史学-文物-金属文物-代表性器物,中国商周时代的青铜盛酒器。又称方彝。青铜器铭文中,“彝”常与“(尊)”连文,是青铜礼器的通称。先秦文献中的彝为盛酒器的共名。以彝为具体器类名称始于宋人,但所著录的实为一种侈口无盖的簋,其中并有一种长方体无盖(实失盖)容器。今称为“方彝”的器类,基本形制为长方形的口、腹、圈足,腹壁微斜直或鼓曲,有盖,盖及钮皆作四坡屋顶形,方圈足中或有缺口。见于商代晚期中段到西周早期。商代晚期的彝稍矮,通高为20~30厘米,圈足中间多有缺口,盖四壁斜直,曲腹者垂腹。西周早期的彝较高,在30厘米以上,圈足无缺口,底部外侈作阶状,直腹者器盖下部与器口交接处出现一段直壁,曲腹者中腹鼓起。方彝器身及盖满饰花纹,基本以兽面纹为主题纹饰。较长的成篇彝铭,往往是器内、盖内同铭。商代晚期的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有一器,形似两件方彝横向联体,因称“偶方彝”,通高60厘米,通长88.2厘米,腹两侧对生附耳,折肩下腹壁缓曲内收成平底,整体长方形的高圈足四面中间有缺口,盖顶左右各一钮,器底中部有铭“妇好”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