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域效应假说(mid-domain effect hypothesis),理学-生态学-〔生物多样性与保护生态学〕-保护生态学-〔生物多样性格局与维持机制〕-〔生物多样性格局形成机制〕-中域效应假说,阐述物种分布区重叠和地理边界限制对多样性地理格局影响的假说。物种丰富度沿着纬度、海拔、水深等梯度常常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驼峰型格局。传统上一般认为,这些驼峰型多样性格局是由环境梯度导致的。但是,美国生态学家R.K.科尔韦尔[注]等1994年提出的中域效应(mid-domain effect, MDE)假说,通过零模型模拟表明在没有任何环境梯度的情况下,仅仅由于边界对物种分布的限制,就可以产生驼峰型的多样性地理格局,对上述观念构成了挑战。MDE假说是在“断棍(broken stick)模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要改进是在模型中加入了几何(边界)限制,因此又称几何限制(geometric constraints)假说。所谓几何(边界)限制是指在一个具有确定边界(hard boundary)的环境梯度域(domain)内,物种分布不能超出边界(如陆生生物不可能分布到水中)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