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献学史(history of Chinese bibliography),管理学-图书馆学-文献学与文献保护-文献学-【文献学史】,中国文献学研究的历史。“文献”一词首见于《论语·八佾》。“文”指典籍,“献”指学养深厚的贤才。后来“文献”一词专指典籍。“文献学”是专门研究文献的学问,侧重于文本问题研究,凡书籍的形态、载体、名称、卷册、作者生平、传写刊印、版本鉴别、校勘注释、分类编目、写作宗旨、内容大要、学术评价、真伪完缺、汇纂辑佚、典藏保护等,均为主干内容。其分支学科有目录学、版本学、校勘学、藏书史、辨伪学、辑佚学、编纂学等。一般认为孔子是文献学的创始人,其主要贡献是整理“六经”,即《周易》《尚书》《诗经》《仪礼》《春秋》《乐经》。这六部经典是中国最早的主干经典。“文献学”上具有里程碑地位的是西汉的刘向和他的儿子刘歆。他们父子及其合作者,在西汉成帝时对皇家藏书进行了大规模整理,从而形成了历史上空前完善的国家藏书定本。他们的文献学工作包括文本的编纂、文字的校勘、撰写叙录(提要)、编写分类总目录。刘向等人撰写的叙录附在每书之后,并另外汇成一部目录学开创之作《别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