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化干涉测量(polarimetric SAR interferometry,PolInSAR),工学-测绘学-遥感-微波遥感-合成孔径雷达极化测量,利用极化信息形成的矢量干涉技术。是常规干涉合成孔径雷达(InSAR)技术的扩展延伸。由于极化合成孔径雷达(SAR)回波信号由极化信息、频率、幅度、相位和多普勒频谱等一起构成,使得PolInSAR既具有区分同一分辨单元内不同散射体高度的能力,又具有对不同散射机理的分辨能力。与常规干涉SAR技术相比,其最大优势是可以通过单一极化基下的观测数据合成任意极化基下的观测数据,从而能够实现了全极化空间的相干性观测。极化干涉测量主要采用基于复相干性为观测值的散射模型,应用于反演体散射体(森林、农作物、沙漠、冰雪及城市等)物理属性参数。此外,由于极化干涉测量增加了极化维度观测数量并具备优化相干性的能力,具有辅助、扩展或优化现有常规干涉SAR测量技术应用(如形变监测)的潜力。极化干涉测量开始于1998年,S.R.Cloude等首次提出矢量干涉及极化相干最优理论,并利用SIR-C/X全极化数据实现了极化干涉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