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宁河大石墓(Giant Stone Tomb at Anning River),历史学-考古学-夏商周考古-周边地区青铜文化-西南地区-安宁河大石墓,中国古代流行于安宁河流域的以大石建造墓室的墓葬,当地人称“月鲁坟”或“濮苏乌乌”。1975年发现并第一次提出“大石墓”这一概念。截至2006年,共发现大石墓232座,除安宁河流域外,与之邻近的西罗河流域等地区也有少量分布,其中又以安宁河两岸宽谷地带分布最多,山间坡地次之,浅山山顶、邛海湖盆区分布较少,涉及行政区域有西昌市、德昌县、冕宁县、喜德县、普格县、米易县。大石墓多以墓群形式分布,少量为单体墓葬,墓群中的墓葬数量2~8座不等。大石墓的特点是以自然大石垒砌出墓室,其主要结构包括土圹、墓室、封土等。按照墓室的建造方式和结构的不同可分为A、B、C三大类。A类大石墓规模较小,墓室长度3米以下,墓壁以扁平石块逐层垒砌,顶部覆盖一块大石,这类大石墓数量少,仅见于大洋堆遗址。B类大石墓的墓壁以大石板竖立于沟槽或土圹内边缘,其上覆盖数块大石作为墓室顶部,有封土,此类大石墓数量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