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稳态理论(genetic homeostasis theory),理学-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种群遗传〕-遗传稳态,阐述种群具有平衡其遗传组成并能抵抗突然变化机制的理论。由美国学者I.M.勒纳[注]于1954年在其同名专著《遗传稳态》(Genetic Homeostasis)中提出。遗传稳态存在的证据主要来自:①一些人工选择实验的成效逐渐降低甚至停滞,而相应的遗传变异并没有减少。②表型异常者并没有明确表现出孟德尔式遗传(Mendelian inheritance),被自然选择淘汰。③纯合子具有较大的环境变异,杂合子具有较小的变异。I.M.勒纳的遗传稳态理论的主要观点包括:①有性生殖的生物具有的基因型可产生能自调节的发育模式和表型。②能够提高平均适合度的遗传组成(变异)可以通过“自平衡特性”维持。③发育和遗传稳态之所以能维持是因为杂合子对纯合子基因型的选择优势。④种群的自调节进化需要维持一定水平的杂合子。⑤一定比例的基因位点需要处于杂合状态才能确保正常发育,偶尔的表型变异是因为某些个体的基因杂合率低于此比例阈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