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欧福利体制(Eastern European welfare regimes),管理学-公共管理-社会保障-比较社会保障,东欧国家实行的社会福利体制,涉及从社会主义向资本主义的转型与过渡。“东欧”是一个特定的政治概念,指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根据《雅尔塔协定》由苏联影响和控制的欧洲东部地区,这一地区的国家包括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和民主德国八个国家。这些国家在苏联影响下实行社会主义制度。为了保障全体劳动者和公民基本的社会福利权利,东欧国家纷纷建立起一套较为完备的社会福利体制。在苏联的影响下,东欧国家的福利体制呈现出鲜明的集体主义福利观。一是福利事业由国家统一领导,国家基本上成为公民福利的唯一提供者,全体公民基本都能够享受到免费教育、充分就业、医疗保健和家庭服务等福利待遇。各类国有企业通过自建的学校、餐厅、医院等为职工提供全面的福利保障,而伴随着农业集体化进程,福利制度也逐渐向农村地区扩散。二是低工资和高补贴。东欧国家总体上维持了较低的工资水平,且行业间的工资差距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