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畜结群行为(grouping behavior of livestock),农学-畜牧学-动物生理行为-家畜行为学,同种家畜成群聚居的生活现象。家畜结群行为最简单的形式是群体成员的集结与共同行动,如雌雄同居、家族共处、放牧动物的结队而行或成群觅食等;高级形式是群体成员出现地位的差异和彼此的分工合作,如羊群出圈、入圈、过河、过桥时,头羊先行,其余羊尾随而进,头羊多为后代最多的老母羊。相比野生动物,家畜的群体结构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受到生产管理者的控制。即使在散养或放养条件下,群体大小、个体空间、年龄组成、性别比也差异巨大。家畜多为同品种、同年龄的同质群,其在形成群体时的优先次序是:先亲子,后同胞,再伙伴。如由同窝仔猪与母猪组成的母性群体、断奶仔猪群、生长肥育猪群等。对于放养家畜特别是草食动物,选择结群可以使个体获得更多有关食物资源的信息,减少体能浪费,提高觅食效率;还能通过协作,较早发现天敌,及时逃避。对于舍饲家畜,增加群体内个体数量有助于提高动物对环境的适应性,但群体过大也有缺点,如加剧争斗、不利于疾病控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