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电子等排(bioisostere),医学-现代医学-药学领域-药物化学-药物设计-先导化合物的优化-生物电子等排,将化合物结构中的某些原子或基团,用其外层电子总数相等(同价)或在体积、形状、构象、电子分布、脂水分配系数,化学反应性和氢键形成能力等重要参数上存在相似性的原子或基团进行替换,产生新化合物的一种方法。生物电子等排概念由早期的电子等排发展和延伸而来。1919年,美国化学家I.朗缪尔(Irving Langmuir,1881~1957)提出电子等排体的概念, 即凡是具有相同数目的原子和相同数目电子,并且电子排列状况也相同的分子、原子或基团(离子)。1925年,基于等价的概念,氢化物取代规律得到提出,描述了具有相同价电子数但不同原子数的官能团之间的理化相似性。1932年,德国化学家H.埃伦迈尔(Hans Erlenmeyer,1900~1967)将电子等排体的概念进一步扩大:凡外围电子数目相等者均是电子等排体,并首次将电子等排概念与生物活性联系起来,用其解释电子等排体生物活性的相似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