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器中微子(accelerator neutrino),理学-物理学-粒子物理学,利用粒子加速器将带电粒子(一般为质子)加速到很高的能量之后,轰击“靶”物质,使用磁场约束产生的次级带电π、K或者μ等粒子,让其在特定方向上衰变所产生的中微子。靶物质通常由耐高温的材料如石墨、钨等制成,以抵抗高功率的质子束流撞击带来的巨大热量。产生的次级粒子在数百米长的真空通道中衰变产生中微子可以被几百到上千千米外的探测器探测到。在传输中可以通过偏转磁场等多种手段对次级粒子的电荷态、能量等进行选择,从而获得所需要的特定类型的中微子。1962年,美国科学家M.施瓦茨、L.M.莱德曼和J.斯坦伯格领导的研究小组利用布鲁克海文实验室的交变梯度同步加速器产生的15吉电子伏质子束流发现了与μ子衰变的μ型中微子。2000年,费米实验室的万亿电子伏特加速器提供了800吉电子伏的质子束流,并促使DONUT实验发现τ型中微子。加速器产生的中微子能量通常能达到几百兆电子伏或更高,流强高、方向性好,非常适用于中微子振荡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