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度干扰理论(intermediate disturbance hypothesis; IDH),农学-草业科学-〔草业系统〕-草业系统-﹝草业生态管理﹞-中度干扰理论,美国生态学家J.H.康奈尔[注]等于1978年提出的生态学假说。J.H.康奈尔认为,中等程度的干扰频率能维持较高的物种多样性,少数竞争力强的物种将在群落中取得完全优势。如果干扰频率过高,只有那些生长速度快、侵占能力特强的物种才能生存下来。其理由是:①如果干扰频率过低,少数先锋种将在群落中取得完全优势;如果干扰过高,则先锋种不能发展到演替中期,使多样性较低。②如果干扰间隔期很长,使演替过程发展到顶级期,多样性也不很高。③只有中等干扰程度使多样性维持最高水平,物种生存的机会才是最大的,群落多样性最高。中国的一些研究工作也曾得出类似的结论。例如,在内蒙古典型草原,中度放牧削弱建群牧草层片的竞争排斥,又不抑制其他层片的发育,使得羊草草原和大针茅草原的均匀度和多样性最高。然而,这种描述也有很多不确定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