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震体波震相(teleseismic body wave phase),理学-地球物理学-地震学-观测地震学-震相,远震和极远震在地震图上具有特定意义的波动记录。远震和极远震的地震波传播路径长,穿透地球介质深度深,受地球曲率影响大,通常将地球表面和各层界面视为球形界面。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各层界面将发生反射和折射,形成各种反射震相和折射震相。当震中距超过1000千米时,震中距通常用对地心所张的角度(°)来表示。对震中距在10°至103°的浅源远震,主要震相有:P(S)是从震源出发直接到达观测点的P(S)波;由于地幔内地震波速度随深度增加,所以震相P(S)的射线下行后又会折回地面。PP(SS)是从震源向下传播后折回地表,在地表反射后又到达地震台站的P(S)波;PS(SP)是从震源出发下行的P(S)波在地表反射后转换为S(P)波而到达地震台站的震相;若在地表反射多次,则形成PPP、SSS、PPS、SPS等震相,反射次数愈多,震相愈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