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轨电车难题(trolley problem),管理学-公共管理-〔公共管理伦理与法治〕-廉政,人们在面临社会伦理冲突时,由于选择者所处的境况与条件不同,以功利为原则还是以道德为原则进行抉择,其结果对错难以定论的一种现象。又称有轨电车困境、有轨电车悖论。简史有轨电车难题最早在1967年,由美国哲学家P.R.福特[注]作为思想实验提出,最初目的是用来批判伦理哲学中的功利主义。自福特提出后,在西方思想史上引起了许多哲学家、社会学家和伦理学家的兴趣,他们透过这个问题的思辨来探讨进退两难的道德问题,诸如堕胎、战争、面对选择时牺牲少数成全多数等各种议题。之后,有轨电车难题已从最初的一个思想实验,发展成一个迷你的学术门类“电车学”,且经过J.J.汤姆森[注]、M.J.桑德尔[注]等人的增加,衍生出多种版本的“电车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