荧光光谱学(fluorescence spectroscopy),工学-光学工程-光学应用-光谱学-荧光光谱学,利用光致发光产生的荧光光谱对物质结构组成进行研究的光谱学。荧光是一种光致发光的冷发光现象,某些常温物质经入射光照射,吸收光能进入激发态,然后立即退激发并发出比入射光频率低的出射光,照射停止发光也停止。1852年,G.G.斯托克斯在研究奎宁和叶绿素的光致发光光谱时,观察到比入射光波长稍长的荧光,分析判断该现象由吸收光能后发射的。1905年,R.W.伍德首次观测到钠蒸汽D线的荧光,称为共振荧光。1923年Nichols和Howes于本生焰中做了钙、锶、钡、锂及纳的原子荧光测定,1964年,美国的J.D.温福德纳和T.J.维克斯提出了原子荧光火焰光谱法,用于物质分析,并成功地用该方法测定了锌、镉、汞。荧光光谱分为原子荧光光谱和分子荧光光谱两大类。①原子荧光光谱,气态自由原子吸收特定频率的光能后,外层电子跃迁到较高能级,然后又跃迁返回基态或较低能级,发射出同频或不同频的出射光。原子荧光光谱分为共振荧光光谱、非共振荧光光谱和敏化荧光光谱,其中共振荧光光谱最强,在分析中应用最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