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花灯戏(Huadeng opera of Guizhou Province),艺术学-戏曲学-〔戏曲剧种〕-戏曲声腔,中国戏曲剧种。又称灯夹戏、台灯、高台戏、花灯戏等。流行于贵州全省各地城乡。贵州花灯戏是在花灯歌舞和花灯说唱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贵州花灯歌舞历史久远,民间有“灯从唐朝起、戏从宋朝兴”之说。明初,朱元璋“调北征南”“调北填南”,大量汉族移民至黔,带来中原、江浙等地的社火、唱灯、闹花灯等习俗,花灯因此兴起。据清康熙至道光年间的地方志记载:福泉、遵义、开阳等地当时已有花灯歌舞流行,每于上元节,扎各式纸灯,由儿童作时新妆,踏歌和乐,谓之“闹元宵”;或男妆唐二,女妆懒大嫂,手持巾、扇,双双起舞,称为“跳花灯”。1915年《瓮安县志·风俗篇》有“间以杂剧者”之语,说明至迟此时已有花灯剧了。贵州花灯戏在省内有不同的名字,黔北、黔西一带称为“灯夹戏”;独山一带称为“台灯”;思南、印江等地称为“高台戏”“花灯戏”。贵州花灯戏的传统唱腔主要由灯夹戏唱腔和俗曲小调两部分组成,其结构主要是曲牌联缀。灯夹戏唱腔一般以应用的场合命名,如〔出台调〕〔梳妆调〕〔行程调〕〔路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