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古陂塘(ancient reservoirs and ponds in Huaihe River basin),工学-水利工程-水利史-中国水利史-农田水利史,中国古代淮河中下游修筑的灌溉工程。淮河中下游古代多湖泊池沼,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被修筑为陂塘,以取灌溉之利。春秋时修建的芍陂,就是著名的一个。汉代重视陂塘水利的开发,汉武帝瓠子堵口之后,全国到处争言水利,淮河流域的陂塘水利获得了较大发展。据《水经注》记载,仅汝水两岸就有陂塘37处,淮河的其他支流也有不少。著名的如葛陂、蒲阳陂等,前者增垦田三万余顷,后者水广二十里。汉代淮河流域最大的陂塘是鸿隙陂,工程位于今淮河干流与南汝河之间,河南正阳县和息县一带。据《水经注》记载,陂水自淮分出,经鸿隙陂蓄积调节后,汇于淮河支流慎水上的近20个大小不等的陂塘,形成一个平原水库群,再回归淮河。西汉末年,丞相翟方进因这一带洪涝成灾,废毁了这一蓄水设施。但后来遭遇大旱,民众要求恢复鸿隙陂。东汉建武十八年(公元42年),汝南太守邓晨任用许扬为都水掾,主持恢复鸿隙陂,几年间修成堤塘400多里,灌溉得以恢复和发展,并连年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