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义碗碗腔(Xiaoyi Wanwan opera),艺术学-戏曲学-〔戏曲剧种〕-戏曲声腔,中国戏曲剧种。主要流行于山西孝义及周边地区,是一种由碗碗腔纱窗影戏演变而来的地方剧种。因伴奏乐器中有一小碗状铜铃而称碗碗腔。皮影戏时期因夜间演出借窗显影,俗称月调、影调、纱窗腔。1959年因真人登台,剧种定名。清道光(1821~1850)年间已在孝义盛行,光绪(1875~1908)末年班社多达60余个,远播宁夏、河北、辽宁等地。著名班社及艺人有大成园的张林保、张万年、高井荣、高仲玉,义盛园的金库子、于吉荣、于怀义、张子林、张庆和、那鹏飞,吉庆班的冯庭荣、冯庭义、温世宏、梁全民等。名艺人还有王宝栋、张立广、井润元等。孝义碗碗腔唱词一般为七字句、十字句,腔随字走,四声分明,以声传情,以唱取胜。其特色唱腔“二音子”为翻高八度假声拖腔,“尖音子”是比“二音子”更尖更细的短尾腔,多用于旦角演唱。其音乐属板腔体,主要板式有〔平板〕〔流水〕〔介板〕〔滚白〕等。其中,〔叫板〕也称〔要板〕,自由度大,道白或唱词第一句结束后乐队才起板。曲牌60多个,如〔庆丰收〕〔夜深沉〕〔甜心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