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剧场运动(Little-theater movement),艺术学-戏剧学-中国话剧-史论-概念,19世纪末20世纪初兴起的一场世界范围的戏剧革新运动。又称小剧场戏剧运动。源自19世纪末A.安托万的自由剧院实验活动。安托万选择了在自己的住所客厅这样的演出空间进行演出活动,演出自然主义、现实主义的戏剧作品,从形式到内容都迥然有别于主流戏剧文化。其后,这种自然主义的小剧场演剧方式风行欧洲,除了安托万建立的自由剧院外,柏林、慕尼黑、伦敦、哥本哈根都相继建立了小剧场戏剧院团,从西欧、北欧到东欧,再到北美,再到亚洲的日本、中国,形成世界范围的小剧场运动。小剧场运动开启了现代戏剧审美原则,废除了“明星制”而确立了“导演制”,以H.易卜生为代表的现代剧作家正是得益于小剧场运动而闻名世界。小剧场运动的特点:①非主流性。小剧场运动在内容及形式上均以自然主义、现实主义为美学原则,是一场试图取代主流的古典主义戏剧、浪漫主义戏剧的戏剧文化革新运动。②批判性。小剧场运动强调直面社会问题,体现对社会强烈的批判精神和对人性的观察剖析,尤其关注下层人民的生命状态。③反叛性、民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