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调起源学(tonogenesis),文学-语言文字-语音学-发音语音学-言语产生-[超音段、韵律特征]-声调,研究早期无声调语言在什么语音条件下产生声调的领域。又称声调发生学。语言中的声调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后起的。声调发生学这一术语由J.A.马提索夫在1973年提出。但早在1954年,A-G.奥德里古尔就已发现越南语的声调产生与辅音韵尾失落和音节首浊音特征消失相关。在其他语言中,例如拉萨藏语,音节首辅音的浊特征失落产生出两项声调对立。一些研究者相信,汉语的声调也是后起的。原因基于以下假设。其一,辅音或元音的特征转移或影响。这种观点可细分为音节首辅音(声母)起作用、音节尾辅音(韵尾)起作用、元音起作用三种不同看法。音节首辅音对音高的影响可概括为清—高和浊—低,即清辅音导致较高的音节音高,浊辅音导致较低的音高。当语言中的辅音特征丧失,音节原有的非对比性音高差别就会凸显,承担区别意义的功能。最早系统论述辅音清浊对声调产生影响的是法国学者H.马伯乐。之后,这个观点被李方桂、徐通锵等学者接受。韵尾说论述源于奥德里古尔的《越南语声调的起源》(1954)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