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系溶磷圈(phosphate solubilization in rhizosphere),农学-农业资源与环境-植物营养学-[矿质元素吸收与利用]-根系分泌物-根系溶磷圈,用于表征根系解磷微生物活化利用难溶性无机磷或有机磷的重要定性生理指标。解磷微生物在固体培养基中产生溶磷圈的大小可用来评价其活化利用磷的能力。早在1903年,研究者就发现根际微生物可以活化利用土壤中磷。1948年,利用蒙金娜(Pikovskaya)培养基可以从土壤中分离和培养具有解磷能力的解磷细菌。随后研究发现,土壤中具有活化利用磷的微生物,包括了细菌、真菌和放射菌等(见解磷菌),且可通过在固体培养基上培养解磷微生物,观察和测量培养基中产生溶磷圈的大小可用来评价其活化利用磷的能力。由于土壤性质的不同,土壤中能够活化磷的微生物组成和数量存在显著的差。研究发现在同一土壤类型中,根际和非根际解磷微生物的种群、数量和比例都会不同。在根际微生物中有20%~40%能够活化氢氧磷灰石,但是非根际土壤中只有10%~15%。且有些微生物能够活化复杂的有机磷酸盐,具有这种能力的土壤微生物约占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