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制体史书(Historiography of Laws and Regulations),历史学-中国历史-〔史学史〕-〔古代部分〕-〔史学理论·古代〕,中国古代的一种史书体裁,以典章制度为中心,分门立目,以类相从,记载历代典章制度及其沿革发展,又称政书。典制体史书又分为通史和断代两种类型,构成了对中国古代典章制度及其发展的全面记载,标志和反映了中国古代高度发达的制度文明。典制体史书的源头可追溯至《尚书》和“三礼”,如《礼记》中的《王制》《月令》《明堂位》诸篇均属对典章制度的记述。西汉司马迁撰《史记》,创设“八书”(《礼书》《乐书》《律书》《历书》《天官书》《封禅书》《河渠书》《平准书》),分门别类记载从古代至汉初有关礼乐、律历、天文、经济等典章制度的情况。东汉班固撰《汉书》,改“八书”为“十志”并整齐体例,此后历代纪传体正史大多设“志”以记载一代典制。至唐代,杜佑撰写中国第一部典制体通史《通典》,设立食货、职官、选举、礼、乐、兵、刑、州郡、边防等九门记载上古至唐代中叶典章制度的沿革废置以及历代有关评论,创立了典制体史书而与编年、纪传鼎足而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