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语言学(synergetic linguistics),文学-语言文字-计算语言学及语料库语言学-计算语言学,把计量语言学中的各种定律有机地结合起来协同地解释语言中各种计量特征的语言学理论。1986年,德国计量语言学家R.科勒(Reinhard Köhler)出版《语言协同学:词汇的结构以及动力学》(Zur linguistischen Synergetik Struktur und Dynamik der Lexik),标志着协同语言学的诞生。科勒认为,理论是由一些普遍定律组成的系统,没有定律,解释就无法进行。协同语言学的主要任务是提供一套构建语言学理论的架构,以便建立普适的假设,测试假设,将这些假设组合起来形成定律和类似于定律的陈述网络,并用其来解释所观察到的现象。使用这种方法,也可以重构近几十年来正在丧失的语言观:语言既是一种心理-社会现象,同时也是一种生物-认知现象。协同语言学的基本公理是:语言是一个自组织和自调节的系统,是一种特殊的动态系统。第一个协同语言学的模型是由科勒于1986年建立的,这是一个有关词汇的语言子系统,如下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