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态稳定性(morphological stability),工学-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基础-凝固,凝固界面的形态能否持续保持的性能。又称界面稳定性。凝固过程中,原来在宏观尺度上为光滑的平坦界面,偶尔受到温度、浓度或几何等外界因素干扰而长出凸缘,随着凝固的延续,如果凸缘逐渐消失,则界面形态是稳定的;反之,如果凸缘逐渐增大或保持一定的尺寸而不消失,那么原界面的形态是不稳定的。1953年J.W.拉特(Rutter)和B.查尔默斯(Chalmers)提出组分过冷概念;W.A.蒂勒(Tiller)等人导出了产生组分过冷的判据,以判断界面是否稳定。这个判据直接与凝固条件联系起来,且为实验所证实,被广泛采用,是界面稳定性的初始理论。1964年W.W.莫林斯(Mullins)和R.F.塞克卡(Sekerka)首先提出界面稳定性线性动力学理论。他们运用“干扰技术”严格处理二元稀溶液定向凝固时平界面的稳定性问题,为形态稳定性理论奠定了基础。影响形态稳定性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界面能和界面前沿熔体中正的温度梯度(即离开界面越远熔体温度越高),对形态稳定性都有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