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古文学派(school ofnew text or old text),管理学-图书馆学-文献学与文献保护-文献学-【文献学史】-今古文学派,今文学派与古文学派的合称,是自西汉以来研究中国儒家经典的两个不同学派,因所依据的文本不同而采用不同的语义解释和思想立场。今文学派先秦时期,因简重帛贵,儒家经典多以口头讲唱的形式传播。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焚书坑儒。至西汉初期,先秦儒家经典百不存一。汉惠帝时挟书禁令解除后,一些硕学老儒凭借记忆将口耳相传的经文用当时通行的隶书记录下来,写成定本,即“今文经”,如伏生口授笔录的《尚书》、高堂生的《礼》、公羊寿和胡毋生的《春秋公羊传》等。后人将研究和倡导今文经学的学者统称为“今文学派”。西汉至东汉初是今文学派最为繁盛董仲舒(前179~前104)时期,代表性人物有董仲舒、欧阳和伯、田何、申培公、辕固生、韩婴、胡毋生、施雠、孟喜、梁丘贺、夏侯胜、夏侯建、戴德、戴圣等。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设五经博士,所据经文都是今文经,其中,“《书》唯有欧阳,《礼》后,《易》杨,《春秋》公羊而已。”(《汉书·儒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