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质化作用(ferric function),农学-农业资源与环境-土壤学-土壤地理学-发生土壤学-土壤年龄-铁质化作用,在风化成土过程中,原生矿物的铁和锰大量析出,在土壤亚表层形成大量红色(铁)和黑色(锰)胶膜、杂斑或结核的过程。在温暖湿润的成土条件下,原生矿物,如辉石、角闪石、黑云母等逐渐分解,铁(Fe2+)和锰(Mn2+)析出并随水下渗,作短距离迁移后,氧化淀积,形成铁锰氧化物富集层。这类铁锰新生体,多以红色、黑色的杂斑或胶膜,浸染或包裹于土壤颗粒;或以结核的形式,散布于土层。铁质化影响土壤,切面至少有15%的面积被红于7.5YR的杂斑覆盖。由于锰的溶解迁移性强,锰新生体多位于铁质新生体下部。中国大陆由北而南,随降水量增加,锰质新生体由胶膜逐渐转化为结核,然后彻底淋失;而铁质新生体,也会随水热条件和风化作用增强而不断增加,表现为土壤游离氧化铁含量和铁游离度的提高。铁质化作用发生于风化成土过程的初期和中期,其强度与成土过程降水和气温条件密切相关。中国北方红色古土壤层,是铁质化作用的结果,也是研究古成土过程和古气候演变的重要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