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打击论(two-hit hypothesis),医学-现代医学-基础医学领域-医学遗传学-肿瘤遗传学-抑癌基因-二次打击论,抑癌基因的两个等位基因都发生突变时导致正常细胞转化成肿瘤细胞的主张。又称克努森假说(Knudson hypothesis)。20世纪50年代,C.O.努德林[注]等人通过分析肿瘤发病率的年龄分布认为肿瘤发生是数次基因突变的结果。1971年,A.G.克努森[注]基于此,分析了48例双侧或单侧视网膜母细胞瘤患儿的发病年龄,以及患儿的肿瘤家族史。克努森发现家族性病例的发病年龄显著早于散发性病例,结合进一步的统计模型,他提出视网膜母细胞瘤是由某种抑癌基因的两次等位基因突变打击导致的。在家族性视网膜母细胞瘤病例中,第一次突变打击发生于生殖细胞,出生后体细胞获得了另一次突变打击导致肿瘤发生。而在散发性视网膜瘤病例中,患儿出生后体细胞需要获得两次突变打击才发病。这一假说也很好地解释了家族性视网膜母细胞瘤通常双眼均受累,而散发性患儿的病灶多为单侧。此后,克努森等人通过研究认为二次打击论也适用于其他儿童肿瘤,如肾母细胞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