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草可塑性(weed plasticity),农学-植物保护学-杂草学-杂草生物学-杂草生物学特性,植物在不同生境下对自身个体大小、数量和生长量进行自我调节的能力。植物长期对自然条件适应和进化的反应。表现杂草的可塑性通常表现为不利环境条件下缩小个体大小,减少物质消耗,保证种子形成,或者种群密度较低时通过提高个体结实量来产生大量的种子,如藜和苋的株高最低1厘米,最高可达300厘米,结实少到5粒,多到百万粒以上。另外在个体形态、种子成熟度、萌发率、生长发育周期等方面也表现出可塑性,如空心莲子草在水生环境下叶片变得细长,须根数量多,弱光下叶片增大、变薄,菵草等一年生杂草不仅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可以同时进行,而且种子边成熟边脱落,种子成熟时间相差数十天甚至数月,滨藜甚至能结出3种类型的种子,不同类型的种子外形、成熟时间、休眠长短等差异显著,当土壤中杂草籽实量很大时,其发芽率会明显降低,避免种内竞争激烈引起个体死亡率的增加,另外杂草的出苗期可在作物播种至收获整个生长季节持续出苗,8月萌发的稗草可以调节自身生长发育周期,霜降前完成生活史并结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