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巴嫩戏剧(Lebanese Drama),艺术学-戏剧学-外国戏剧-黎巴嫩戏剧,1847年,剧作家马龙·奈喀什将莫里哀的名作《吝啬鬼》搬上舞台,标志着黎巴嫩现代戏剧的开端。1855年,马龙·奈喀什逝世,黎巴嫩剧作家内部开始出现分化。以艾迪布·伊斯哈格[注]为代表的本土作家仍坚守阵地,翻译、改编、移植西方(主要是法国)经典戏剧,尝试将西方剧本与黎巴嫩传统文化相结合,并创作出如《查理曼》《巴黎佳人》等一系列广受民众喜爱的作品;以乔治·艾卜耶德为代表的黎巴嫩剧作家则选择另辟疆域,纷纷迁往埃及创建剧团、排演剧目,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埃及戏剧的发展。20世纪初期,随着旅美派文学团体的建立,侨居北美的黎巴嫩作家以戏剧为载体,表达出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东方情感。其中代表作家有纪伯伦、米哈伊勒·努埃曼、艾敏·雷哈尼等。他们虽尝试戏剧创作,但都只是浅尝辄止。此阶段不乏以批判黎巴嫩社会现实为主题的作品,如努埃曼的《父亲与儿子》,它催生了以阿拉伯语标准语和土语相结合的戏剧创作模式,吸纳了众多市井平民观众,也推动黎巴嫩文坛掀起一股重回现实的创作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