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风探测(solar wind exploration),工学-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航天-空间科学探测-空间环境,探测由日冕连续向行星际空间发出的超音速径向带电粒子流的过程。太阳风在周围星际介质中占有的空间范围被定义为日球层。1958年,美国天体物理学家E.帕克[注]基于等温膨胀的流体力学模型而提出日冕高温膨胀导致太阳风的科学预言,同时基于磁冻结效应而进一步提出太阳风拖曳日冕开放磁力线形成螺旋形的行星际磁场。帕克超声速太阳风的理论预言被1961年“探测者”10号探测器及1962年飞往金星的“水手”2号探测器的实地观测所彻底证实。太阳风等离子体流主要由电子和质子构成,也包括少量氦核及微量重离子成分。此后通过对比分析维拉和先锋等系列卫星的太阳风实地探测数据和全日面软X线辐射的遥感图像,确凿认证延伸至赤道附近的大冕洞是地球轨道附近重现性高速流(速度高于600千米/秒的太阳风)的源头。自从20世纪90年代的“尤利西斯”号探测器、“太阳和太阳圈探测器”(SOHO)等卫星计划的成功实施,太阳风物理研究获得全面且深入的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