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纠缠源(quantum entanglement source),工学-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航天-〔航天器有效载荷〕-量子通信技术,可产生纠缠光子对的脉冲光源。“墨子”号卫星中的量子纠缠源亮度达到5.6兆赫以上,产生的纠缠光子通过光纤分别传输给量子密钥通信机与量子纠缠发射机,然后发送到两个地面站。纠缠光子产生的方法包括:基于二阶非线性效应的低温相偏硼酸钡(BBO)和磷酸二氢钾(KDP)等晶体的自发参量下转换;基于周期性极化铌酸锂(PPLN)和周期性极化磷酸氧钛钾(PPKTP)等准相位匹配晶体的自发参量下转换;基于光参量放大(OPA)的方法;基于三阶非线性效应的色散位移光纤或者光子晶体光纤中的四波混频效应(FWM)。1995年美国P.奎亚特[注]小组首次利用BBO晶体的Ⅱ型参量下转换产生极化纠缠的双光子纠缠源,2004年基于准相位匹配原理利用周期性极化晶体的纠缠源亮度有了大幅提升,成为双光子纠缠源的主流方法。量子纠缠源采用周期性极化晶体PPKTP,基于萨格纳克(Sagnac)环产生纠缠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