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山大玉琮(Jade Cong at Fanshan),历史学-文物-玉石文物-代表性器物,中国良渚文化玉器。1986年出土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良渚古城反山墓地,出土时位于墓主头左侧下方。现藏浙江省博物馆。器物通高8.9厘米,上射面外径17.1~17.6厘米、下兽面外径16.5~17.5厘米,射孔外径5厘米、内直径3.8厘米。整器重约6500克。玉色受沁呈黄白色,透闪石软玉。器形呈扁矮的方柱体,内圆外方,上大下小,上下端为圆面的射,中有对钻射孔,留有台痕。下端有取料时形成的凹缺。整器俯视如璧形。琮体外壁四面由约5厘米宽的直槽分割,再由横槽分为两组4节,分别为神人节面、神兽和神鸟节面、神人节面、神兽节面,每节高度一致。直槽内上下共琢刻神人兽面像8个,结构基本一致,细部有差异,单个图像高约3厘米、宽约4厘米,用浅浮雕和细线刻两种技法雕琢而成,堪称微雕。节面图案以整体展开法表示,神人节面的弦纹之间填刻螺旋和小尖喙组合图案,神鸟与神兽共节面。该琮体形硕大,玉质上佳,雕琢精美,有“琮王”之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