犍陀罗造像(Statues of Gandhara),历史学-中国历史-魏晋南北朝史-文化-犍陀罗造像,古印度最早出现的造像艺术形式,为古印度与希腊、罗马宗教文化与艺术观念交融的产物。贴金彩绘石雕右胁侍菩萨像(东魏)犍陀罗,梵文Gandhara,今作Kandaharo,在东晋法显《佛国记》中记作犍陁卫,东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记作乾陀罗,《魏书》卷102《西域传》记作乾陁,唐代玄奘《西域记》记作健驮逻,其地在今巴基斯坦的白沙瓦及其邻接的阿富汗东部一带。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1世纪的印度,佛教僧团并不提倡造像,甚至将此视为禁忌。古印度早期佛教认为佛是超凡入圣的存在,其形象无法用世间的言语文字和图像描述和形容,故不立形象。到公元前3世纪末,马其顿亚历山大侵入印度次大陆西北同时,印度大乘佛教在南方兴起,并很快传入贵霜境内,其宣传的“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有佛性者皆可成佛”的教义思想,获得了统治者和民众的拥护支持。于是,当时犍陀罗的雕刻家们一改往日风格,参照希腊、罗马的阿波罗神造型广造佛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