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面鼓秧歌(eight-drum Yangge),艺术学-舞蹈学-中国民间舞蹈-汉族民间舞-秧歌,中国汉族民间舞蹈。流传于甘肃渭源北部地区。因秧歌队中必有八面桶子鼓的表演而得名。原活动于祀神求雨的祭仪中,后逐渐演变为喜庆节日中的娱乐活动。惯例是从腊月开始组班排练,正月十一至十五在本村表演,十六至十八到外村表演,直至农历二月二龙抬头方停止活动。活动经费主要靠各家凑集,并选出公认的好手组织教练,没有严格的传承方式。表演形式分过街、串场两种。过街时,龙、凤大旗各两面作前导,四周簇拥十几面至数十面彩旗。紧随其后的秧歌队,由乐队带头,包括文场的唢呐和武场的锣、钹等,边走边奏。乐队之后,膏药匠2名、姑娘4名、中郎4名,依次相随。最后是8名鼓手,即八面桶子鼓。在鼓乐的伴奏声中,各角色膝部屈伸,身体颤动,在统一的节拍中行进。串场时,全体表演者在膏药匠的指挥带领下各自做着不同的舞蹈动作却又配合默契,形成杂而不乱、层次分明的舞蹈场面,彰显八面鼓秧歌矫健中含稳重、刚柔中见神韵的独特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