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构表面波(meta-surface-wave; M-Wave),工学-光学工程-材料与器件-光学表面效应-表面电磁波,超构表面波是指一种沿亚波长人工结构界面传播,可按需设计的电磁表面波,于2015年正式被提出。超构表面波在垂直于界面方向上场分布满足悬链线方程,在面内场分布形式包括高斯函数、贝塞尔函数、拉盖尔-高斯函数、艾里函数等等。2004年,在刻有纳米狭缝的金属膜层后的光刻胶中观测到异常杨氏双缝干涉(干涉条纹周期小于四分之一波长),证明了超构表面波具有短波长效应(其等效波长小于真空波长)。2007年,在刻有不同宽度狭缝的金属膜层后观测到另一种异常杨氏双缝干涉(干涉形成的暗条纹出现在中心处),证明了通过改变金属狭缝宽度可以调节超构表面波的传播常数和相位。2018年,研究人员发现超构表面波之间倏逝场的耦合强度分布满足悬链线(双曲余弦)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