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法国立工学院是上海理工大学前身之一,原址现为上海理工大学复兴路校区,其办学文脉可以追溯至由德国医生埃里希·宝隆于1907年创办的上海德文医学堂。20世纪20年代初,上海法租界内诞生了一所中法两国政府合办的实业学校,校址在上海法租界辣斐德路1195号前同济德文医工学堂旧址。她曾受中法两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先后经历了中法国立通惠工商学校、中法工业专门学校和中法国立工学院三个发展阶段,在沟通中法邦交文化与经济、培养中国工业技术人才方面作出一定的贡献。抗战时期,中法国立工学院停办,但不久其校友又在原中法工学院校址上创办私立中法高级工业职业学校。从1921年至1946年,中法联合(或以“中法”名义)办校,学校一切行政教务,均由中法双方共同负责,这在当时的中国,实属首创。其间虽学校类型、校名、专业设置几经变动,但课程设置均一贯仿效法国,除国文、公民、英文课外,均用法文授课。学校曾为当时一些贫困生的“圆梦园”,其氛围亦非常适合年轻人的成才,培养了一批科学家、工程师、教育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