焉耆–龟兹文,20世纪初在中国新疆发现的用中亚婆罗米斜体字母书写两种印欧语系语言的文字。两种语言的词汇和语法差异不大,一般认为是一种语言的两种方言。所发现残卷的年代约在隋朝至唐朝前期之间(7~8世纪)。当年流行地区估计是焉耆和库车,现已没有任何民族使用。初发现时定名为吐火罗语,后来有人提出异议,遂将吐鲁番、焉耆一带残卷所代表的语言定名为焉耆语,而将库车一带残卷所代表的语言定名为龟兹语。德国学者仍保留吐火罗语这个名称,并将前者称吐火罗语A或东吐火罗语,将后者称吐火罗语B或西吐火罗语。最近考古学的一些新发现证明,吐火罗语这个名称是正确的。从流行的地域看,吐火罗语应属印欧语系东部语群,但从语言本身看,它属于西部语群,从而给印欧语系比较语言学和雅利安人大迁徙的历史提出了新的课题,到现在还没有满意的解答。从内容方面看,两种语言的残卷绝大部分都是佛典,龟兹语中有一些世俗的残卷,其中的佛典,有翻译的,也有创作的。1975年,在新疆发现了长88页的焉耆语残卷《弥勒会见记》剧本,虽然不全,却是迄今国内发现的最古和最长的一部残卷。从中印文化交流史的角度看,这两种语言有极其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