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地雷早期的地雷构造比较简单,多为石壳,内装 火药 ,是在机匣中安置一套传动机构,当敌人踏动机索时,匣中的坠石下落,还有利用一条引信控制爆炸的群发雷。中国古代设置在地下或地面的爆炸性火器。由雷壳、装药和引爆装置组成。中国在明朝初年(15世纪初)已使用 地雷 。《明史纪事本末·燕王起兵》记载,建文二年(1400)白沟河之战时曾“藏火器地中,人马遇之,辄烂”。早期的地雷构造比较简单,多为石壳,内装 火药 ,插入 引信 后密封埋于地下,并加以伪装。当敌人接近时,引信发火,引爆地雷。明中期后,使用地雷渐广。雷壳多为铁铸,引信也得到了改进。万历八年(1580), 戚继光 镇守蓟州时,曾制钢轮火石引爆装置“钢轮发火”。它是在机匣中安置一套传动机构,当敌人踏动机索时,匣中的坠石下落,带动钢轮转动,与火石急剧摩擦发火,引爆地雷。这种装置提高了地雷发火时机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明朝末年,地雷的种类更多,据 《筹海图编》 、《练兵实纪·杂集》、 《武备志》 等书记载,明军所用的地雷有十多种。按引爆方式区分,有燃发、拉发、绊发、机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