坎纳达语文学,印度南部坎纳达语地区人民的语言文学。其文学始于公元6、7世纪。现知最早的文学作品是《诗王路》,产生于825年,它是一部诗学论文。10世纪起,盛行“占布”文学,形式是韵散相间。本伯为其代表,作品是《本伯印度》、《最初往世书》等,表现宗教内容;后来还改编了史诗《摩诃婆罗多》。坎纳达语文学,印度南部坎纳达语地区人民的语言文学。其文学始于公元6、7世纪。现知最早的文学作品是《诗王路》,产生于825年,它是一部诗学论文。10世纪起,盛行“占布”文学,形式是韵散相间。本伯为其代表,作品是《本伯印度》、《最初往世书》等,表现宗教内容;后来还改编了史诗《摩诃婆罗多》。12世纪至18世纪,先盛行抒情散文诗、六行诗等,出现过5位重要诗人,他们的诗歌表达了激进的宗教和社会观点,反对繁缛的礼仪形式和种姓束缚。拉德纳格勒沃尔尼的长诗塑造了理想中的英雄人物。毗湿奴教派诗人布伦德罗达斯等创作的诗歌表达了他们虔诚的心境,对读者影响颇深。16世纪后的萨尔沃吉纳创作了数百首三行诗,以犀利的笔锋揭穿种姓制度的罪恶,讥讽社会时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