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托克斯位移是指荧光光谱较相应的吸收光谱红移。由于斯托克斯位移的产生,荧光发射波长总是大于激发光波长,因斯托克斯在1852年首次观察到而得名。1852年G.G.斯托克斯在研究光致发光的光谱时,提出了一个论断:发光的波长总是大于激发光的波长。后来,在大量的实验中,出现了很多例外。于是,把发光谱线分为两类,符合上述关系的叫做斯托克斯线,它的波长和激发光的波长之差,称为斯托克斯位移。反之,称为反斯托克斯线,相应的波长差称为反斯托克斯位移。由于存在很多例外,上述斯托克斯提出的论断就不是规律,而只能称为定则。1879年E.洛梅尔概括了大量实验结果,把斯托克斯定则修改为:发光光谱的峰值及中心的波长总是大于激发光光谱的峰值及重心的波长,称为斯托克斯-洛梅尔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