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保护全球湿地以及湿地资源,1971年2月2日来自18个国家的代表在伊朗拉姆萨尔共同签署了《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简称《湿地公约》,又称《拉姆萨尔公约》)。《湿地公约》确定的国际重要湿地,是在生态学、植物学、动物学、湖沼学或水文学方面具有独特的国际意义的湿地。《湿地公约》已经成为国际上重要的自然保护公约,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为纪念公约诞辰,1996年10月公约第19届常委会决定将每年2月2日定为“世界湿地日”。截至2014年1月,公约缔约国已达168个,共有2171块湿地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总面积2亿多公顷。我国自1992年加入湿地公约以来,现已指定国际重要湿地49块,总面积405万公顷。《湿地公约》致力于通过国际合作,实现全球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是当今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多边环境公约之一。截至2016年4月,公约共有169个缔约国。中国于1992年加入《湿地公约》。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全球三大生态系统,也是价值最高的生态系统。根据《湿地公约》的定义,湿地包括沼泽、泥炭地、湿草甸、湖泊、河流、滞蓄洪区、河口三角洲、滩涂、水库、池塘、水稻田以及低潮时水深浅小于6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