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母题(literary motif),文学-中国文学-文学理论-现代文学理论批评-【理论批评观念】,文学理论术语。母题中文或译动机、意元等,是西方文学理论、比较文学及民俗民间文学、人类学、神话学、艺术批评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母题”一词最早于1765年出现在狄德罗主编的《百科全书》中,表示咏叹调的主要思想。后延伸至文学艺术研究中,其含义也不断发生变化。英语中的母题(motif)在盎格鲁撒克逊语系中通常被称为主题,但是此词源于拉丁文movere,意指策励和鞭策,致使某事发生并且使之进一步发展,这就使得母题具有叙事结构要素或意义线索与主题、原型两个主要的含义。俄国文学理论家维谢洛夫斯基最早把母题视为叙事性文本的共性因素,最小的叙事单位,一组母题构成情节。母题是原生的,情节是派生的。此后,俄国形式主义首次在手法和材料的框架中,把母题视为构成文学叙事惯例的因袭和背反现象。托马舍夫斯基认为作品中不能再分解部分的主题称为母题。普罗普认为“角色的功能这一概念,是可以代替维谢洛夫斯基所说的母题”。新批评布鲁克斯和沃伦把母题看作决定人物行动的推动力。结构主义者布洛蒙也称母题为最小的叙事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