胞饮假说(pinocytosis hypothesis),农学-农业资源与环境-植物营养学-[矿质元素吸收与利用]-植物养分吸收-胞饮假说,细胞通过质膜的内折把有机大分子如球蛋白、核糖核酸甚至病毒等物质连同水分和无机盐类一起包围起来形成小囊泡(胞饮囊泡),小囊泡在向细胞内部移动的过程中溶解消失,把物质留在细胞质内,或小囊泡一直移动将物质交给液泡的过程。胞饮现象首先在变形虫及动物培养细胞等游离细胞中发现。在20世纪70年代,一些植物学家利用电子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的超微结构时,也发现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一样,存在细胞质膜内折形成小囊泡并包含大分子物质的现象。因此,提出了植物的胞饮假说。植物胞饮作用不经常发生,它不是细胞对养分主动吸收的主要方式,可能只是在特殊的情况下,如大分子物质或微粒附着在细胞质膜上,植物细胞才会发生胞饮作用。胞饮作用需要消耗大量腺苷三磷酸(ATP)来克服质膜内折产生的膨压,因此是一种需要能量的过程。胞饮作用与吞噬作用工作方式虽然相像,但不相同。胞饮作用属于非选择性吸收方式,而吞噬作用对于其吞噬的物质具有选择性,需要相应的配体与细胞表面的受体相结合才能启动这一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