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器制胎(roughcast of lacquerware),理学-科学技术史-纺织与轻工技术史-〔轻工技术史〕-〔发明创造〕,制作承受漆饰胎体(又称胎骨、胚地、器骨)的技术。《髹饰录》质法第十七条明漆匠杨明注曰:“质乃器之骨肉,不可不坚实也。”随着漆器制胎技术的不断发展,制胎材料逐渐丰富。《髹饰录》杨明注云:“有篾胎、藤胎、铜胎、锡胎、窑胎、冻子胎、布心纸胎、重布胎,各随其法也。”此外还有皮胎等。一般分为木胎、竹胎、皮胎、铜胎、陶胎和夹纻胎等,其中木胎和夹纻胎是古代漆器胎体的主流。早期漆器主要是厚木胎,大多是斫木成型和拼合成型。《韩非子,十过篇》曰:“尧禅天下,虞舜受之。作为食器,斩山木而财之,削锯修之迹,流漆墨其上,……墨染其外,而朱画其肉。”说明当时漆器制作以木胎为主,采用斫、凿、削、雕刻的方法,将整块木料制成所需的形状,挖制或砍削而成。拼合成型是靠打眼、开榫头将各个部位拼接黏合而成。战国中期出现了薄木胎漆器,胎体卷木成型,将薄木板弯曲卷成圆筒状,再用生漆将两端粘接,然后粘接圆形底板、加盖。为了提高薄木胎漆器的牢度,采用了金属配件套合在漆器的口沿、底部边缘,称之为扣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