爪哇舞蹈(Javanese dance),艺术学-舞蹈学-外国舞蹈,印度尼西亚爪哇的古典舞。爪哇虽然只是岛国印度尼西亚的第五大岛,但却一直是全国的经济、政治、文化和人口中心,这里的古典舞也对印尼舞蹈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大约在5~14世纪印度统治时期,作为印度宗教仪式重要组成部分的印度舞剧,以及印度的两大史诗《罗摩衍那》《摩诃婆罗多》进入了爪哇文化。16世纪初到20世纪初,伊斯兰教持续进入爪哇,其文学题材也成为爪哇舞蹈的表现内容。爪哇舞蹈的动作是保持两腿半蹲,上身直立,头部不随便摆动,眼睛保持一定角度下视,只在表现战争时才可随手指的运动而动。手部动作细腻和谐,流畅似水,每一手势都表示一种含义,完全回避了顿足或任何抑扬顿挫的节奏。表演时用佳美兰乐队伴奏。10世纪,舞蹈大多模仿动物的动作,还有一些表现植物和大自然动态的舞蹈。12世纪后,爪哇舞蹈开始向文学故事和爪哇皮影戏取材,着重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在内容上往往归属于道德剧、神秘剧。1918年前,爪哇古典舞蹈只在宫廷表演。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这种古典舞蹈摆脱宫廷局限,得以在民间广泛流传。后来,爪哇舞蹈中又注入了一些现代的政治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