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改道(course changes of Yellow River),工学-水利工程-水利史-中国水利史-中国防洪史,黄河决口后放弃原来河床而另循新道的河道变迁。古代又称河徙。黄河由于多沙善淤,迁徙无常,改道频繁。中游的宁夏银川平原、内蒙古河套平原一带的黄河河道历史上曾多次变迁,但影响重大的是黄河下游河道改道。史前时期,黄河下游就曾多次改道。有观点认为,根据地质考古以及古贝壳堤等资料,距今4600年前后,黄河下游发生了一次大的南北改道,从河北平原改走淮北平原入海,距今4000年前后黄河下游河道又有一次大的南北改道,从淮北平原改道再回河北平原,尧舜时期的大洪水可能与后一次改道有关。通常认为,有文字记载的最早黄河河道见于《尚书·禹贡》:河道在孟津以上被夹束于山谷之间,几无大的变化;在孟津以下,汇合洛水等支流,改向东北流,经今河南省北部,再向北流入河北省,又汇合漳水,向北流入今邢台、巨鹿以北的古大陆泽中,然后分为几支,顺地势向东北方向流入大海。这条黄河河道称为“禹河”。此后,黄河下游多次改道,但由于对改道定义的认识不同,黄河历史上发生了多少次改道,历来有不同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