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宫地毯(carpets in the Palaces of the Qing Dynasty),历史学-文物-杂项-中国古代生活用品,中国清代宫廷用于地面装饰的手工编织物。用毛、丝、棉、金或银线编织而成。中国编织地毯的工艺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开始。1960年,在青海都兰诺木洪青铜时代遗址中,就出土了一块毛毯残片。据文献记载,秦代已用丝、毛织成地毯。汉代地毯在新疆楼兰古墓中陆续发现。1959年在新疆民丰东汉墓中出土的毛毯,其编织技法与现代织毯技法相同,采用“8”字结扣“拴头”法。唐代织毯实物在日本“正仓院”有收藏。宋、元、明、清各代已有专门编织地毯的作坊。清代时,新疆、西藏、宁夏、甘肃、内蒙古是主要编织地毯的地区,设有专门生产地毯的作坊,每年都要向皇室进贡,有些地方还专门编织贡品。故宫博物院珍藏的一批清代地毯和壁毯,主要有栽绒毯、缂毛毯和绣花毯等。栽绒毯又分毛毯和丝毯两类,品种有地毯、壁毯、靠背、坐褥、拜垫、马鞍垫等。主要来源于新疆、甘肃、西藏、内蒙古、宁夏等地,也有北京生产的,但以新疆为多。从乾隆至光绪帝,每年都有新疆进贡的地毯。苏州织造专为清宫编织仿欧地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