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勖律尺(Musical Rule ‘chi’ of Xunxu),工学-仪器科学与技术-计量学-通用知识-中国古代度量衡史,西晋时荀勖所定调试乐律之专用尺。东汉末年,战乱频仍,乐工散亡,度量衡器法湮灭。尺度随俗而变,较之秦汉已略有增长。至魏武帝时,曾令雅乐郎杜夔考尺定律。杜夔博采众议,依当时日常用尺定律制尺,尺长24.2厘米。西晋始武帝继位后,遵用此律及尺而未改。《晋书·律历志》记载:“音,不可书以晓人。”“歌声浊者用长笛长律,歌声清者用短笛短律。凡弦歌调张清浊之制,不依笛尺寸名之,则不可知也。”古人已知乐律管之长短关系到音之高低。西晋泰始九年(273),中书监荀勖校太乐,指出当朝乐律八音不和,便以乐律管及古器物校尺,始知东汉至魏晋,尺度增长了四分有余(约1厘米)。荀勖校乐律,凭着他聪慧的听力,指出乐律的不协调出自尺度之增长。即依律重新定尺。此尺与刘歆铜斛尺(即新莽嘉量尺)、后汉建武铜尺同长,1尺当合约23.1厘米。晋武帝认为荀勖尺与周汉器合,“故施用之”。但因当时官民已习用杜夔尺(约合24.188厘米),此尺仅专为调律,故又名“荀勖律尺”,亦为“古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