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估实估(Fictitious accounting price and full market value),历史学-中国历史-隋唐五代史-[经济],中国唐朝中后期政府估定货物牌价的两种方法。唐朝从前期开始,市场上的货物由政府估定牌价,按质好坏,分为上、中、下三等,是为官估。虚估、实估产生于安史之乱以后物价上涨、军费需求浩繁的背景下,在刘晏掌管江淮盐利之时,以高物价制定折纳盐利政策,其结果使得大历的盐利占到国家财政收入之半,维系了战时国家财政运转。而第五琦在货币改革中造成的货币虚实,也影响了绢帛价格,间接造成虚实估的产生。建中(780~783)以后,两税征收又以货价定税。定税数额,皆用缗钱计算,纳税之时,又折为绫绢。由于物轻钱重,物价下跌,各地的实际物价被称为时估,又称实估。两税中的户税,以价下跌幅度太大,40年间,绢一匹由4000文降为800文,米一斗由200文降到50以下,按原定税钱数额折纳实物,百姓负担无形中增长四五倍,大大超出农民的负担能力。中央政府又定出一个高于实估,接近建中元年初定两税时物价的价格,称为虚估。因为是尚书都省所定,故又称省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