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罗诗派(Proletarian Poetry),文学-中国文学-现代文学-【文学团体、流派】-现代文学社团流派,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出现的无产阶级诗歌流派,简称普罗诗派。“普罗诗派”诞生于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是新文学第一个十年中出现的无产阶级诗歌流派。普罗诗派的发展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以1924年出现的春雷社和蒋光慈为代表,后期以诗人殷夫为代表。1923年邓中夏发表《贡献于新诗人前》,明确提出无产阶级对于新诗的要求,号召新诗人“从事于革命的实际活动”,在作品中“彻底露骨地将黑暗地狱尽情披露”,这成为“普罗诗派”的文艺宣言。1924年蒋光慈等人组织“春雷社”,以《民国日报》副刊《觉悟》为阵地,出版刊物《文学专号》。1925年蒋光慈的《新梦》出版,标志着“普罗诗派”诞生。中国新诗在第一个十年里形成了众多的流派,其中以蒋光慈为早期代表的普罗诗派显示出新诗与革命和人民群众结合的新方向。普罗诗派注重表现群众的觉醒与斗争,赞美社会主义制度,宣传共产主义理想,倡导无产阶级革命。代表性的作品有:瞿秋白的《铁花》,邓中夏的《胜利》,蒋光慈的诗集《新梦》《哀中国》。